可爱又甜美的马卡龙常常人爱不释手,但它含糖量和卡路里都比较高所以想瘦身或正在塑身的朋友还是得适可而止。
马卡龙错综复杂的身世传奇
关于马卡龙的身世之谜众说纷纭,尚未有准确的定论。有说法认为是意大利贵族凯萨琳(Catherine de' Medici)于1533年嫁给了法国亨利二世,将家传Macaroni的制法传入法国;也有人认为是17世纪有对修女姐妹,以杏仁粉制成的糕点替代荤食,并贩售以维持生计因而闻名。
争夺马卡龙身世来源的还有来自法国巴斯克区的传说。1660年法国路易十四与西班牙公主Marie-Therese大婚,糕点师Adam献上了他最拿手的Macaron庆贺。路易十四的母后初尝可人的小圆饼后为之倾倒,1669年册封Adam为《太阳王的macaron师傅》,使小小的糕点店享誉至今。里外同步 华丽变今日我们所熟悉的“三明治”马卡龙雏形则始于1890年代法国的Bellville,Pierre Desfontaines尝试在两片杏仁圆饼中填入奶油丶果酱丶巧克力和鲜奶油制成的干纳许(Ganache),这些基本口味的马卡龙一推出便成为巴黎经典糕点名店Laduree的常规明星产品。这是现代法式“Macaron”又称作“Gerbet”的第一次华丽登场。
糕点界的毕加索——Pierre Herme在接掌Laduree首席糕点师后,开始改良制作时对湿度丶温度的控制,巧妙运用香料和色素,创新多样口味如草莓丶开心果丶蓝莓等,经手改造的小圆饼外壳酥脆丶内馅却柔软略带黏性,挥别老一代马卡龙甜丶干丶易脆的甜腻厚重的特性,替马卡龙注入了新的灵魂。
自东瀛归来后,为超越过去替Laduree所创的口味系列,他先后又推出混合玫瑰-覆盆子丶白松露-胡桃丶香草-橄榄油等令人拍案叫绝的神奇组合。推陈出新的惊艳口味丶眩目的颜色款式让这项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糕点充满新意永不过时,多年来依旧是巴黎上流人士下午茶点的首选。
历经几个世纪的流传,这项小巧玲珑的“食”尚甜点早已走出法国国门,在各国糕点师的创意下遍地开花,巴黎左岸更有外国师傅“反客为主”设立起分店,像是日本有名的糕点师青木定治,将浓浓的东方情调注入马卡龙内,以日式芝麻和抹茶口味刺激着西方饕客的味蕾,带给食客舌尖上的阵阵惊喜。
大温马卡龙哪里寻?
相比在亚洲各大城市,马卡龙在北美受到瞩目的时间较短,算是这一两年才开始窜红起来的。各家推出的口味丶外型丶大小各有不同,然而这就是美食有趣的地方,同样一项食物在经过不同师傅的精心处理丶设计下呈现不同的特色风味,而其中必有一两款合你口味。曾有美食评论家称顶级马卡龙必备的元素为:上下两片圆饼直径为3.5—4厘米之间,表面光滑,在灯光照射下看不出“毛孔”,没有坑疤,烘烤后饼身的下缘有一圈“蕾丝裙”。咬下去酥脆但不干硬,夹心馅香味浓郁,尝起来却轻盈爽口丶入口即化。还没尝试过这项外酥内软精致小圆饼的朋友,不妨至上述店家寻寻与你味蕾最合拍的马卡龙吧!

马卡龙怎么吃才对味?
怎么食用又是另一门学问了:
马卡龙小巧玲珑的酥脆外型,不适宜动用刀叉分食,品尝时直接用手拿就对了,手的触觉更是体验马卡龙精致做工的第一步。
内馅为果酱类的马卡龙配上茶会远远比配咖啡更对味,其中与味道浓郁香醇的大吉岭与锡兰红茶为最佳组合。中国茶里烟熏的铁观音也比重口味的咖啡更能带出马卡龙细致的味道。
除了茶品,食用马卡龙是也可以选择搭配清爽一些的甜酒丶冰酒提味,过于甜腻的酒品则会掩盖小圆饼的风味,容易发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