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儿·卡尔森与《寂静的春天》
  
51 年前的1962年,美国出版了一部引起轰动的着述《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和自然史学家瑞吉儿·露易丝·卡尔森(Rachel Louise Carson, 1907-1964)女士,她在书中揭露了农药对土壤与环境的破坏。由于该书出版前就已在报章连载,瑞吉儿在出书时早已名声大震。当然,“名声大震”并不是说舆论一边倒,而也是指由其观点所引发的激烈争论。在其着作出版后两年,瑞吉儿便因患乳腺癌去世。尽管被描述为“才华出众”,她也绝对没有料到本书对后世的影响。
  
现在看来,《寂静的春天》产生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三个,一是促使美国公众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丶特别是农药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全面禁止广泛使用于农业的DDT;第三个后果意义更为重要和深远,它推动了当代环境保护主义思潮的发展。
  
从某种角度上说,人们今天谈论的关于有机食品的话题,始发于这位目光敏锐的女作家及其作品。然而,比较1960年代,这个话题在今天已经拥有更广泛丶更深刻和更多层面的涵义。《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不久,在就农药化肥对农林蔬果作物影响的争论中,代表美国生物化学企业界的发言人罗伯特·怀特-史蒂文斯(Robert White-Stevens)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按照瑞吉儿女士的观点去做,人类就得回到害虫与疾病充斥全球的中世纪”。从那时到今天,争论从未间断。不同的是,现在的争论已远不再局限于学术界丶知识界和企业界,千千万万像你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也被卷入其中。
  
有机食品大辩论:
  
背景※“有机耕作”与“化学耕作”
  
在探讨有机食品大辩论之前,似乎还有必要了解另一些背景知识。1939年,英国科学家罗德·诺斯伯姆(Lord Northboume, 1896-1982)提出了“有机耕作(organic farming)”的概念。有机耕作是指“整个农场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组织”,与其相对的是“化学耕作(chemical farming)”。化学耕作依赖于额外施肥,不能自给自足,农场也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他点到为止,并没有在这一领域走得更远。
  
※“有机食品”与“非有机食品”
  
尽管如此,了解诺斯伯姆有机耕作的概念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有机耕作环境下出产的农林蔬果产品便是“有机食品(organic food)”;有机食品的“有机”并不是指这类食品的化学成分,而是指生产这类食品采用的有机的耕作以及后期的加工方式。有机食品的别称还包括“生态食品”丶“绿色食品”丶“天然食品”或“自然食品”,但最通行的叫法还是“有机食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法律文件已经确定这类食品的名称为“organic food (有机食品)”。
  
※“转基因食品”
  
另外,“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的介入使问题的复杂性大大加深。所谓“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性质,使其在营养丶品质丶形状等方面依照人们设想的目标转变。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