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丹麦分成5个大区,我们正在建设一些超级医院,每个医院拥有上千张床位。这些超级医院的特点就是将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为3天。因为很多情况下,病人不需要住院那么久,住院时间久还可能占用其他病人的资源。此外,丹麦医疗的另一个特点是快。10年前,我妻子生产时在医院住了3天。而今天,不到一天就可以出院了。”
  
与其他地方不同,丹麦人生病后如果选择去私立医院就诊,也可以享受公费服务。丹麦的私人医院更大程度上相当于小型专科医院,相当于公立医院的候补。当公立医院出现床位紧张等情况时,可将患者转到私立医院,而患者在享受到更细致服务的同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虽然有人说我们的医疗体制偏向社会化,但是在丹麦的经济支撑下,我们的医疗体系很有效率。我们认为我们的医疗体系能够更好地为丹麦人服务。如果我们认为美国式的医疗体系的确比我们优秀的话,我们的政府也会考虑引进。 ——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谈丹麦医疗制度
  
丹麦 去私立医院也免费
  
公立医院出现床位紧张等情况时,可将患者转到私立医院,而患者在享受到更细致服务的同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英国 医生服务与收入挂钩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英国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免费医疗服务体制”NHS”。曾就读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陈璐对新京报记者介绍说,在英国,每个公民以及在英国居住至少1年的外国人都要注册NHS。“刚到了学校之后就注册了NHS,一般社区都有定点,人们需要在所居住的社区注册NHS。”
  
陈璐曾因需要抽血去看过3次医生,每次都需要提前预约。“往往要提前一周时间,预约时提供姓名丶生日丶要看什么病和做什么检查等信息,然后为你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医生。在预约日的前两天,系统会发短信问我,是否准时赴约。我基本三次都是前一周抽血,然后约下一周取结果,医生向我解读结果,提出诊断意见,看病医生是全科医生。”
  
而在毕业回国前得到NHS帮助的曲女士对NHS感触更深。在回国前一天,曲女士不小心崴了脚。原本以为睡一觉就会缓解状况,但第二天起来才发现,患处已经肿胀得不行。最终,曲女士在朋友的搀扶下到医院急诊,对方了解原因后,立刻为曲女士安排就医,只等了10分钟就看到了医生。
  
“当时她让我去拍X光检查,我以为要去交钱,结果她说是免费的,而且拍出的图像直接传到了办公室的电脑上,非常方便,”曲女士说:“由于我马上要坐飞机回国,医生只能对患处进行紧急处理。”
  
出乎曲女士意料的是,对方在处理完患处后,送了曲女士一副拐杖。“当时我以为要付费,但是她告诉我是免费的,后来我发现,在拐上还有说明写着,如果患者不需要再使用的话,请将之送回到医院,给有需要的人。但由于我是回国,就没有办法再送回去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