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到温哥华之后,就一直住在温哥华市。不象商业城市,第一次的印象跟你生活在里面的感觉基本相符。温哥华,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美,然后就是无聊,等你住上3丶4年,你却已经喜欢的不愿离开了。

温哥华的气候冬暖夏凉。冬天的平均温度在10度左右,夏天的在20度。尽管冬天下雨很多,但因为有很多社区中心,可以做室内活动,生活也丰富多彩。很多人冬天买滑雪的季票,下班后或周末去滑雪。温哥华景色迷人,北部依山,西部临海,山景海景尽显端庄与秀丽。

温哥华的交通很方便。首先是街道规划很科学。南北的街都以数字命名。从北至南从一街开始排序;东西的街以Main Street为中心东西分开,以名字为街名。公交车每条大的街道都有,一般横穿整条街,且大多以街道的号码命名。比入41街就有41路公交,东西贯穿。温哥华的天车Skytrain 连接好几个温哥华周边的重要城市,比如烈志文丶本拿比丶高桂林丶素里,也到达机场。天车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地铁,只是行驶在路面上。温哥华的公共汽车和天车同属公交系统,有固定的行车时间表,而且一般很准时。更人性化的是,各路公交车的时间表,是作为整体精心设计的,时间衔接得很好。转车的人很方便,一般都是下了这辆车,5-10分钟内就可以等到另外一路车。经常乘公交车的人,都按着公交车的时间表出行,节省路上的时间。另外,温哥华很少塞车,尽管现在人口越来越多,但因为温哥华的道路四通八达,主路堵的时候可以选择走小路丶甚至后巷穿行。当然,上下班时间,车子的行驶速度还是相对慢,但很少堵死。在温哥华没车,生活工作基本不受影响,有车当然更方便。对旅游者来讲,温哥华是个交通相当方便的地方。

温哥华的人很友善。不象商业城市,每个人都匆匆忙忙,急功近利,温哥华的节奏相对慢,当地人更注重享受生活,人也很宽厚。另外温哥华是个移民城市,每天都有新移民移入,当地人很习惯帮助这些两眼一抹黑的新移民。加拿大政府就有很多项目,帮助5年以内的新移民适应当地生活,包括免费英文课程,免费工作指导,新移民技能培训的财政资助等等。我们刚来的第一天下午,就乘公交外出,上车才知道要么投币,要么提前在便利店买好公交车票。我们手中只有纸钞,在车上没办法现买票。司机很好,告诉我们哪个站有便利店可以买票,到站的时候会告诉我们。这时就有乘客,掏出他买的一叠车票说可以卖给我们两张。我们就不用下车买票再等车了。类似的事情很多,每当在外面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询问别人,总是得到真诚热心的帮助。

温哥华的东西很好吃。首先是水果,除了我们日常的苹果丶梨丶橙子和香蕉,还有很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新鲜诱人的各色水果,有木瓜丶菠萝丶榴莲丶火龙果丶黑布丁丶毛丹;也有来自我们中国的荔枝和龙眼。当地的大樱桃和蓝莓是我夏天的最爱。今年夏天又迷上墨西哥的芒果,又香又甜。每周买来吃,连续两个月不断,而且吃不够。以前美国加州的橙子是我们家必备水果,因为总觉得温哥华干,只喝水不管用,需要大量VC补充。现在开始买橙汁代替,这里的100%的果汁很纯正,很新鲜,补充VC更方便。再次是这里的海鲜,在国内的时候我只对某些鱼感兴趣,从来不上瘾海鲜。来了温哥华,才知道海鲜好吃,第一年新鲜这里的三文鱼,几乎每周吃。以前都是煎熟了吃,怕生吃有问题。今年三文鱼回流数量增多,最近每天很多上市,很新鲜,我们就尝试生吃,真是好吃。另外,我很迷恋秋天的蓝蟹,不是温哥华的特产,是阿拉斯加来的,味道的品质相当于我们上海昆山的正宗的大闸蟹。皇帝蟹也很好吃,温哥华当地的蟹尽管不如前两者的味道,但也很新鲜可口。还有,这里有种类繁多的其他各种鱼类-鱿鱼,鳕鱼丶鱼侧鱼等都非常好吃。再有就是这里的牛肉,真是好吃,我们每星期必定煎一次牛排,炖一个牛腱,煲一个牛骨汤。最后就是这里的牛奶,我们总是买最浓的3.25%的牛奶,很纯很浓,没有任何异味。我们天天喝,对健康很有帮助。 另外温哥华有全球各地特色风味的餐厅,中餐厅也很多,有粤菜丶上海菜丶川菜丶北方菜,味道都很地道丶很可口。

温哥华购物很方便,有大的购物中心,也有小店丶便利店,商品也来自全球各地,各大名牌都比国内的便宜,例如LV包包(众多女性的宠爱)在加拿大的售价是3-500左右的加币,.......
温哥华只有一个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的就是它的房价,相对于加拿大其他城市贵很多,比多伦多至少贵1/3。但由于她的宜人气候丶迷人的景色,大量的新移民还在不断涌入,据一份房地产的预测报告显示,温哥华的房价在未来的30年还会持续上涨。

总结一下,温哥华是这样一座城市,蕴含着无限的魅力,住的越久,越被她的朴实丶自然丶纯净所吸引。




来源:网络